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浅谈语文教师课后辅导技能 - 教学 - 教育教学 -

时间:2016-07-27 17:33:38来源:网络收集Tags:     ()

广西田阳民族中学(533600)谈雪丹

[摘要]课后辅导是课内教学的辅助、补充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相结合,"补差”与"补优”相结合,谈心与补方法、补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辅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后辅导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23

在当下有效教学的探讨中,很多教师把聚焦点放在课堂教学,却忽视了对其他教学环节的研究,比如学生课后辅导这一环节。课后辅导是教学系统运行的环节之一,是课内教学的辅助、补充形式,它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沟通师生情感,是实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为了将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努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之余,笔者加强了课后辅导学生方面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相结合

从辅导形式上看,可分为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两者的辅导策略是有别的。

个别辅导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个别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要求:(1)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思想、心态、基础、学法和思维特点。(2)引导学生不断暴露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明白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3)谈心与补学法、补知识相结合。在辅导中教师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在循循善诱中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让学生主动去修正缺点,这样不仅增强学生自我反省的能力,也让学生的自我认知得到提高。

小组辅导是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课堂教学中遗漏的问题进行辅导。小组辅导要注意:(1)收集问题,研究学生为什么出现这问题。(2)制定辅导方案,是以辅导学法为主还是以辅导知识为主,是教师主讲还是引导学生互助辅导,一定要心中有数。(3)辅导方式要兼顾教师主讲和学生互助辅导。在小组辅导中,由于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他们更喜欢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他们七嘴八舌发表意见,而教师适时点拨,整个辅导的气氛是轻松随意的,因此更容易解决学生共有的问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补差”与"补优”相结合

由于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对课内教学的适应性不同,有着不同的辅导要求。一般说来,对学困生的"补差”和优等生的"补优”是课后辅导的工作重点。

要做好"补差”工作,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准确找出差的原因:是知识、技能基础薄弱,还是方法、能力缺陷?是智力因素引起,还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是学生方面的问题,还是教师方面的问题,或者在家庭、社会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原因寻找有效措施。对学困生首先要解决好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帮助其消除学不好的心理,鼓舞其信心,然后才是补学法和补知识。

对优等生的辅导,提高和培尖是主要任务,一般要做到:(1)帮助优等生树立自信,增强他们挑战更高目标的勇气。(2)帮助优等生增强抗挫的能力。(3)培养正确的学科思维是辅导优等生的中心问题。教师要通过交流、作业等方式了解优等生的思维特点并制定培养措施。(4)引导优等生多质疑和举一反三,培养其创新意识。以下是笔者辅导语文优秀生的一些具体做法:①根据学生成绩确定培优对象,规定每周一次的定期训练。②以文本为基础,侧重加大学生的难度,拓宽知识面,开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在写作训练方面进行场面描写训练、仿写训练、扩写训练等专题训练。③课内外相结合,指导学生自学课外读物,辅导中渗透课外的知识点,使课内外有机联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三、谈心与补方法、补知识相结合

从辅导内容来看,要做到谈心与补方法、补知识相结合。学习落后常常跟非智力因素有关。因此,无论是"补差”还是"补优”都要先和学生谈心,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其自卑感,增强其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多给予鼓励。掌握合适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效的学法总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进行学法辅导时一定要注意:(1)反对把别人的方法强加给辅导对象;(2)全面了解辅导对象的记忆特点、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再提出合理建议。如在辅导学生背诵时,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理解记忆法、提纲挈领法、关联词提示法、分层背诵法、整体背诵法、尝试背诵法、三步记忆法、五次反复法等背诵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补知识是辅导的核心工作。进行知识辅导时要做到:(1)查原因。学生是不听还是听不明白,是不理解还是思维方法不当,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教师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有的放矢。(2)注重理解和查漏补缺。(3)举一反三,拓展思维。 最后,教师在课后辅导工作中也应该做好记录,记录了解到的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并且适时总结,为今后进一步搞好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责任编辑 陈剑平)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