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15:28
时间:2016-07-26 16:41:17来源:网络收集Tags: ()
徐俭
江苏省扬州广电传媒集团(总台)
【摘要】本文以地市级电视台制播技术人员的视角,从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设计目标、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全台网技术架构升级、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流程等方面论述了地市级电视台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设计考虑要点。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全台网技术架构全媒体数据中心全媒体内容库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设计并运用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是摆在电视台制播技术人员和专业厂商技术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地市级电视台制播技术人员的视角,基于互联网思维、安全性、易用性、先进性、系统性、可扩展性等设计原则,论述了地市级电视台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设计时所考虑的诸多要点问题。
一.设计目标
1.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IT基础架构
电视台必须改造传统的生产体系,通过虚拟化、云计算、集群化等技术整合、构建可动态灵活调配资源的IT基础架构和新一代全台网技术架构,再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
2.面向全媒体打造综合媒体机构必须将频道制播转变成全媒体
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支持内容采取多种形态、多种呈现方式、多种互动参与模式,增加内容吸引力与用户黏性,通过各种渠道打破内容落地的局限性,将传统广电媒体打造成面向多渠道和全媒体环境的综合媒体机构。
3.内容生产工艺的融合
必须针对不同渠道的内容呈现要求,适应在互联网、移动终端、电视机上呈现方式的差异。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应采用多种内容组织方式和生产加工手段,实现内容生产工艺的融合,提供媒体内容的统一生产服务。
4.构建全媒体内容库
全媒体内容库考虑采用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技术,负责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全媒体内容大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支持视音频、图片、文档、flash等形态的全媒体内容资源的融合统一管理与呈现,提供个性化分类体系、编目界面和呈现方式,面向内容交易平台、移动终端、网络电视台、IPTV、OTTTV、平面媒体等进行全媒体业务拓展。
5.节目运营管理互动化
节目运营管理平台应能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使媒体快速了解观众的想法以改进节目,进行热点和线索发现、发起、发酵,支持内容策划、任务分工执行、资源分配、广告投放,支持实时动态热度分析和角度、焦点调整。
6.资源的组织与调配
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的内容、设备及计算等资源必须支持全媒体化组织与调配,各类资源应能随需求而灵活捷变,在共享方式上也应该比传统平台更加灵活。
7.内容发布的关联融合
必须突破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发布渠道及发布方式,将发布渠道从单屏转向多屏、转向全媒体关联融合发布。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的内容发布渠道包括传统播出、演播室播出、网络电视台、IPTV、OTTTV、移动应用等,应针对不同业务和多屏发布的特点,以全方位、多渠道的有机组合配套方式完成内容发布和用户覆盖。
8.终端呈现的个性化
全媒体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关联融合播出发布到不同渠道的多屏终端,多屏终端呈现或高质量、或高互动性、或高快捷性等个性化、差异化特色。
二.全台网技术架构升级
1.传统全台网技术架构存在的问题
传统全台网中均是烟囱化的业务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库服务器、迁移服务器、转码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等设备,系统的平台化程度比较低,业务与设备、业务人员与设备绑定或高度耦合,无法高效地支撑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传统广电媒体新闻制播业务采用单向封闭的生产流程,节目形式单一,内容生产以电视屏为主导,网络、户外、移动等新媒体通常是通过二次加工而实现内容转发,传统广电媒体及其新媒体终端的新闻报道往往均落后于互联网媒体。
全媒体新闻制播业务必须构建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实现台网联动,以全媒体内容库为核心,实现全媒体资源统一汇聚和筛选加工,以事件或专题为中心对内容资源进行快捷组织,对新闻和突发事件的全媒体信息进行统一采集、统一汇聚和融合制作,将内容由全媒体内容库统一管理和发布,通过全媒体新闻运作与指挥平台协调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的各条节目生产线,协调配合完成线索发起、话题发酵、焦点调整、进度跟踪等新媒体营销。
2.全台网技术架构升级设计思路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剥离用户、设备、操作系统、应用、数据之间的绑定或高度耦合关系,剥离业务与设备、编辑与渲染、技术平台建设与业务系统发展的关系,融合内容形态、生产工艺和发布渠道,实现各种内容资源、计算资源动态按需获取。实现流程动态化、全台文件化、数据IP化、计算虚拟化、办公移动化、内容多态化、发布全媒体化以及分布式内容管理、前后场协同、异地节目制作、多屏融合与互动等目标。
3.构建全台文件化和IP化基础网络环境
在全媒体环境下,全台文件化和IP化的基础网络环境为新媒体业务的开展和新技术架构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保障,现已普及的万兆以太网的带宽已可支持通过IP网络访问视音频存储设备,为构建全台文件化和IP化基础网络环境提供了可能。实现全台文件化和IP化之后,卫星传输、新闻外场传输来的外来节目信号,都将是IP流,对信号的调度、收录、采集也将基于IP流,台内的制作、媒资、分发、总控、播出、发布等业务系统均可采用IP方式接入视音频存储设备,系统间的资源交换可采用文件或IP流方式。
4.采用云架构整合全台IT资源
可采用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构建全台共享的虚拟资源池和统一的内容管理中间层,合理运用IaaS、PaaS、SaaS等云计算技术,打造面向全台所有业务系统的私有云平台,构建统一的存储池、计算池、应用池、桌面池和内容管理中间层,完成系统设备的云化整合,将服务器等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集中到私有云平台,提高通用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架构的灵活性。将全台业务应用部署运行在共享的虚拟资源池上,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地获取计算资源、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私有云平台维护简单、高效,数据库、服务器、应用软件可以快速部署和升级更新,故障自动接管,所有资源可以动态调度。
5.采用集群化技术重构编辑制作系统
目前通用的虚拟化技术还无法满足非编制作虚拟化要求,需要采用集群化技术将非编的编辑操作和后台渲染计算剥离,构建编辑渲染池,实现非编业务云化。所有的CPU计算、GPU计算、高码率文件读写等计算渲染都由后台编辑渲染集群负责,非编终端可瘦客户端化而只负责编辑操作和结果回显,并可根据需要灵活调用后台计算渲染资源。
6.设计新的工艺架构
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需要实现内容形态、生产工艺、发布渠道的融合,通过内容的多态化和终端的多屏互动,让电视屏和手机等多屏关联、融合、互动起来,增强用户的粘性。节目内容从生产到发布都应融合新的生产工艺,传输网络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根据不同网络的特点和优势来传输不同的内容,实现不同内容的交互、台方与观众的交互以及观众与观众的交互。
7.建设全媒体内容整备平台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应能基于优势内容实现节目的一次生产、多次利用,使节目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建设面向全媒体的内容整备平台,为传统的频道播出和新媒体发布进行统一的内容准备。
8.升级媒资系统
应将媒资系统升级为基于云的媒资、互联网式媒资和面向全媒体的媒资,支持互联网式检索和个性化社交媒资应用。应构建全媒体内容库,负责视音频、图片、文档、flash等全媒体内容的存储、管理与呈现,将互联网汇聚、UGC、PGC的线索、选题、素材等统一汇聚入全媒体内容库。全媒体内容库可以基于台内私有云,也可与专属云和公有汇聚云快速交互,统一存储管理内容元数据和实体数据,具备内容元数据的持续挖掘能力,为用户提供海量数据的统一检索。应可集中呈现信息汇聚平台从各个信息源汇聚采集的视音频、图片、文档、flash等内容,可按信息类别、关键字、时间等进行信息过滤,可对每个信息打上标签以便查找。
三.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技术架构
1.全媒体数据中心
基于升级后的全台网云架构平台构建分布式全媒体数据中心(含全媒体内容库),全媒体内容库考虑采用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的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技术,负责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全媒体内容大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采用私有云结合专属云和公有云对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进行支撑和服务,将后台服务资源与终端应用工具分离,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终端应用工具的选择范围,把公共的、后台性质的资源进行集中、统一的维护与管理。整合全媒体采、编、播、发、存、管等所有环节,支持全媒体汇聚、生产、发布一体化业务。
2.全媒体信息汇聚平台
负责全媒体内容线索和素材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由后台接收服务器通过网络应用软件及相关数据接口进行融合、汇聚、整合与分发,包括外来信号收录、UGC/PGC数据接入、异地编辑软件回传、便携终端接入、舆情服务接入、互联网内容自动抓取接入等,通过网站、博客、微博、微信、贴吧、空间、论坛BBS(电子公告牌系统)、短信、彩信、邮件、新闻外电、气象台、财经机构、热线电话、互联网RSS(简易信息聚合)订阅、卫星收录、光纤线路等方式,进行新闻线索收集汇聚、分析、自动去重、聚合、分类、垃圾过滤、自动入库到全媒体内容库,实时获取最新热点话题,并集中管理、检索、查找和使用视音频、图片、文档、flash等全媒体内容线索和素材。
3.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平台
包括采集、编辑、制作、分发、总控、播出、发布一体化网络系统、3个集群化新闻演播室、全台网主干平台、审片网络系统等,提供集中上下载、节目制作、全媒体分发及播出发布等工具,利用新媒体快编系统和高清新闻制作系统,实现素材内容的统一共享、快速加工、融合生产,快速形成成品待发节目,满足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生产制作、播出发布等需求。
在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过程中,应通过多种媒儿童癫痫早期症状有哪些?体渠道进行网络信息汇集、线索聚焦、观点交互、制作过程焦点调整、多屏内容关联融合发布等互动,除了发布广播电视传统形态节目,还应发布花絮、定向广告、重点纪实、专题报道、人物专访、多方焦点评论等新媒体形态节目,在不同的网络空间进行链接、推介、互动,推动栏目宣传、热点发酵、节目多角度发布和市场营销。
4.全媒体新闻发布与互动平台
根据不同的发布平台、发布渠道以及PC、3G/4G手机、Pad、门户网站、户外大屏和电视机等多屏用户的观看习惯,分类定制化制作、编排侧重点、片长、内容各异的差异化节目内容。针对广播电视传统播出、视频CDN分发、IPTV集成播控发布、APP发布、CMS/WEB发布、SNS社交媒体发布等多样化发布渠道提供丰富的、可配置的新媒体交互接口和高处理能力的多屏发布平台。受众和用户通过反馈通道可发表收视见解或意见,实现闭环互动、多屏联动。
5.全媒体新闻运作与指挥平台
包括项目策划与选题管理、生产流程监看、舆情信息分析等功能模块,以统一的全媒体内容库、内容管理和流程引擎为核心,为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业务提供选题统一策划、信息统一汇聚、内容线索和素材统一共享、生产资源统一调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播出发布统一指挥,全面系统地控制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流程的各个重要环节,并统一展示、集中监控流程执行状态、资源状态、舆情反馈等,为新闻业务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6.统一运维平台
实现把公共的、后台性质的计算、存储等各类能力资源进行集中、统一的配置、运行维护与管理,以高效、灵活的方式完成资源的自动配置和供给。用户可以通过自助进程来申请能力资源,实现能力资源按需供应。
7.统一安全监控平台
是整个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的统一的安全监控平台,也是统一运维平台的技术支持平台,包括云计算后台管理监控工具和集成监管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监控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的各种资源。
四.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流程
在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流程中,外出采访的记者在云端可一边拍摄一边向后台传送视频,后台编辑可即时制作成新闻节目发布。待高清视频源文件传回后台,再合成为高清新闻节目,结合云平台中海量视频素材,以不同的分析视角,制作成深度报道,通过电视机呈现。受众可以依靠智能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收发新闻信息,并利用多种方式经授权参与新闻报料、评论、转发和互动。我们设计考虑的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流程参见图2,限于文字篇幅,这里不再作全面而详细的叙述。
五.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关键技术
1.全媒体编辑技术
全媒体新闻编辑对象包括传统视音频素材、网络视音频流、文字、图片等,编辑工作场所不再局限于机房生产区,在办公网、外网都应能够编辑,新闻从业者可不再受限于地域和台内设备,可随时随地报道新闻。可将瘦客户端融入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流程,实现主流非编工作站的编辑包装效果。
2.分布式转码合成技术
在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过程中,新闻生产平台将产生数量更多、格式更丰富的媒体文件,必然对新闻生产平台的转码、合成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可采用分布式转码、合成技术,对媒体文件进行智能分段,自动调度多运算节点,进行分片段并行计算,最后再拼接成统一完整的文件。
3.全媒体数据安全传输技术
在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环境下,节目素材来源渠道非常广泛,必然会进行海量文件和数据交换,数据安全、节目制作安全至关重要。平台设计者必须根据广电总局关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对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的基础网络架构、网络安全架构和业务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部署。
高码编辑工作站、高码审片工作站、配音工作站等专用生产终端和在线包装终端不能访问互联网和办公网。
低码编辑工作站、流媒体编辑工作站等生产办公一体化终端和审片终端及离线包装终端,由于需要访问互联网和办公网,所以在访问全媒体数据中心或全媒体新闻生产平台时必须经过相应的防火墙等安全设备。
外部安全交换区是互联网、新媒体网络接入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的中转交换区,在外部安全交换区必须部署合适的安全设备,以满足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与互联网、新媒体网络进行业务交互的需求。
办公边界安全交换区是办公网接入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的中转交换区,在办公边界安全交换区必须部署合适的安全设备,以满足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与办公网进行业务交互的需求。
4.全媒体内容统一存储与管理技术
数据库系统设计必须实现多屏、多版本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全媒体内容大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全媒体内容库可考虑采用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的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全媒体内容大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支持基于全媒体新闻运作与指挥平台,实现生产流程灵活配置与自动调度,提供统一的内容运营管理平台,提供节目生产任务策划和流水线生产管理,协调指挥前台不同岗位、后台不同服务进行协同有序地生产与发布。
5.高效便捷的内容加工工具
应提供新闻内容的快编拆条、流编辑、编目标引、自动技审等加工工具,支持全媒体新闻内容的高效便捷的融合生产与发布。可根据各屏发布需要,进行内容分类加工、管理和栏目创建,可定义栏目的节目匹配规则,后台可与全媒体内容库自动匹配、快速聚类和发布,无需人工挑选,提升发布效率。
6.文稿信息与视音频数据同步归档技术
文稿信息应作为视音频数据的编目元数据,与视音频数据同步归档。应可直接全文检索文稿信息,以方便地查找到对应的视音频数据,提升视音频数据的检索效率。
7.自动拆条技术
视频新闻拆条应通过后台拆条服务器集群自动实现,拆条的主要判断因素为视频画面和声音,视频新闻拆条仅给出拆分标识点,并不进行实体文件拆分。拆条功能主要以打点方式进行,用户可根据打点信息快速准确定位。
8.智能语音识别技术
全媒体信息汇聚平台的收录系统应采用智能语音识别和转场识别技术,将采集到的视频新闻节目唱词语音自动转换、提取成文本,自动生成素材相关的元数据信息,并按自动拆条结果,与拆妥的条目分段对应。由语音识别出的文本可用于主题发布、收录资源发布查询、文稿相关信息匹配等业务。
六.结语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带来的重重压力,传统广电媒体应该基于升级后的全台网云架构平台,尽早构建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平台,通过多入口、多出口和开放的、融合的汇聚、加工、播出、发布过程,大幅度优化、缩短全媒体新闻的生产与发布流程,真正实现全媒体新闻的多渠道关联融合发布和多屏联动,确保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消息,再结合传统广电媒体在编辑处理和深度挖掘方面的优势,强势地引领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与发布,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