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22:04
走路是一种运动健身方法,平时说的走路,就是通常所说的散步。近10年来,步行热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十分盛行。常散步、走路不仅健康养生,同时还能减肥瘦身。那么,走路的好处是什么呢?秋季走路到底有哪些好处呢?怎样走路散步才减肥养生呢?
散步、走路,本是推开门、迈开腿这么简单的举动,如今却经常需要下个决心——没时间,懒得动,没心情,空气不好……无数理由让我们选择吃饱就坐着,或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给腿脚这个最天然的"交通工具”放假了。
其实,步行是医学、运动专家最推崇的运动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把随意的散步当成有意识的锻炼,因为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丹药”。
每天散步的7大好处
1、强腰、补肾、利筋骨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散步第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中医认为,腰许昌专治癫痫病的医院是哪个为"肾之府”,腰好自然肾就受益;肾主骨,所以散步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2、锻炼心脏
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中医认为,心脏强健了,全身气血畅通,能带动各个脏腑器官良好地运行。
3、促进肺功能
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中医认为,肺主气,肺功能强了,能更好地呼出浊气,吸入清气,让人神清气爽。
4、促进消化
走起路来,能促进肠蠕动,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排便通畅。脾胃是后天之本,有了良好的脾胃功能,身体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并且益寿延年。
5、减轻体重,降低血糖
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这跟吃得多、动得少的生活方式有关。
6、缓解精神紧张,消除疲劳
很多人成天抱怨压力大,没时间锻炼。实际上,走路恰恰是治疗情绪紧张、解除压力的一副"理想解毒剂”。
7、调节免疫功能
散步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自身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增强。
正确散步讲究多
1、要把握散步的运动量
最快的是疾步快走,和小跑差不多,步速可在5公里/小时左右,这种步速仅适合年轻人。
散步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两圈;原先用15分钟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钟走完。
反之亦然。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必须调整。
2、注意散步姿势
要抬头挺胸,微微收腹收臀,两肩放松,手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走路时足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
步幅因人而异,个子高、年轻、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大步走,反之则步幅减小。如果步速较快,可以加上屈肘摆臂的动作。
3、配合体操等项目,让全身都得到锻炼
散步主要锻炼的是下肢。走了一半距离,肌肉、韧带都热了,这时候找个空地做做操、压压腿,或是利用路边的健身器材活动一下,既能调节心率、运动强度,还能兼顾上肢及全身多个关节的运动。散步间歇时可以做些扩胸运动、腹背运动、体转、体侧、跳跃等,然后再接着走路,身体得到的锻炼更全面。
4、散步时避开污染区
散步要远离空气污染重的地区和时间段,清晨污染重,应在太阳出来以后再走,最好选操场、树林、小区、河边等人少安静、空气清新的地方,结伴同行。雾霾天就不要出门散步了。
5、散步要选好鞋子
散步时可选一双鞋底较软、较厚的旅游鞋或慢跑鞋,鞋底薄走路硌脚,鞋底硬走路会累,太窄的鞋会挤脚,甚至造成运动伤害。
6、饭后20分钟再散步
饭后散步要在吃完饭20分钟后进行,以免血液从胃肠过多地跑到肢体,影响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心血管不好或胃下垂的患者,千万不要吃完饭立刻走。
走路对身体有7大好处,其中还能帮助爱美的MM们减肥瘦身,且按照以上的方法来走路散步,瘦身养生的效果是最好的。还等什么,赶紧来走路散步吧!更多走路相关的文章,推荐阅读:走路减肥需注意方法和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