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走在邓城的路上-

  早就去过邓城。那是几年前坐游船去的。

  此次去邓城是在夏季早上6时40分,我们驴友一块步行去的。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就过马门了,太阳也出来了,暖洋洋的。我真羡慕驴友"山茶花”有远见,她还带了一把小太阳伞,我走在队前,那惹眼的花伞依然在大队后面缓缓地移。

  前面有个码头,一问,是赵集。说是码头,其实,也就是两个长长的斜坡道,河里横着大大的铁船。船上有赶集的老农、穿花衣的村姑、自行车及鸡、鸭,有时候还有不情愿上船的猪,哼哼地叫着。船主是不着急的,等塞满一船了,船主双手拉绳船,悠悠地拽向对岸。

  我们走到码头的上游,那里有砌石护岸,长长的台阶一直延伸到水面。水清得醉人、深得发绿,隐隐看到水下的细白的砂。

  冬泳协会的六七个朋友耐不住了,猴急地跳进水里。大家欢呼起来,扑向水中,像拥抱久违的爱人。

  看到大家时而蛙泳,时而仰泳,间或大力挥动臂膀的自由泳,像一群快乐的小鱼,我羡慕,我也憋不住了,扑下水去。啊,10多年没有游了,居然没有忘。水有点凉,但是还可以忍受。人在水中,连呼吸都是畅快的,心情自然不必说了。

  路还长,不能耽搁。我们不走河堤大路了,沿着水边滩地走。不时,惊起草丛里贪吃的鸟,箭般直飞远处去了。拨开拦路的柳枝,踏着软软的蔓草,随手揪个麦穗,一路蜿蜒在细细的田埂上,歌声自然又响起来了。

  走到千年银杏树,这时候,我也有点累了,腿疼,毕竟走了40多里路了。但是不能说,毕竟是"老驴”了,说了多没有面子。

  越是越最后关头,越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精神。看着几个人走路慢又像鸭子一样摇摆的样子,我就知道他们脚上肯定起泡了,而且不止一个。但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没有一个人说什么,队伍依然默默地前行着。

  仁者乐山,智者爱水。是啊,我们在简单参观叶家老宅后,又急急扑向碧绿的沙河里了。这里是上游,水更清,草更绿。这里还有和赵集一样的渡船。驴友"醉红颜”兴奋得像个小姑娘,嚷着要坐船,一问,来回才一元钱,便宜死了,"小照,先坐十块钱的。”驴友"浪哥”说:"那不好,周口人实在,你坐不够趟,他不让下来!”大家都笑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坐在中巴车上又唱起了歌。车上的人都很疑惑,像看一群疯子一样,看着我们。最后,连司机师傅都被感染了。(周口驴友朱金钟)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