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青奥空气,应该成为“新常态” - - - 关注

7日,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组公布了空气保障数据,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据了解,青奥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等级预报准确率达到75%~80%。(9月8日《现代快报》)

从整个青奥会的过程来看,南京河南癫痫病医院地址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大约为37.6%,其中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为17天。8月份南京的空气优良率显然是远超平均水平的。

之所以取得如此环保佳绩,据官方讲,与强力实施青奥保障措施、大力控制内源污染密切相关。8月以来,南京市共限产50多家企业、停产200多家企业、停工2000多个工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44%、67%;而且,南京市电力、钢铁、石化、水泥等重污染行业得到有效控制,金陵石化、扬子石化、南化公司、南钢集团、梅钢集团及主要电厂实行了最大程度的限产、停产,污染排放减到最低。因此,南京市空气质量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只是青奥会,国内的城市一旦举办重大赛事,对空气质量也是空前的重视。重视之下,空气治理确实也收到了平时没有的成效。2008年北京癫痫专科医院举办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创10年来最好水平;广州亚运会期间,通过下大力气治理,确实也做到了天更蓝、水更清。但是,盛会一过,难道空气质量保障就可以偃旗息鼓了么?

城市的形象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他们日常的一呼一吸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青奥会结束了,但是治理污染的决心和努力不应该结束。我们的政府和企业都应该谨记,我们的国民才真正应该享受国民待遇。治理污染不应该是取悦外国运动员和国际奥委会的手段,而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途径之一。啥时候,南京市民能正常呼吸到得到保障的空气,而不是青奥会一开完,空气质量又跌回到"旧常态”。假如南京市民只能怀念一下2014年的那个8月份,因为青奥会带来的难得的好空气,那这样的怀念,悲大于喜。少吸了1750吨,应该成为"新常态”。(文/郑娟)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