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俩大学生租地种菜当菜农 - - - 头条

在一般人眼里,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应该跳出农门,进入城市过"白领”生活。

而在成武县,两个大学毕业的高中同学,却"反其道而行之”,甘愿放弃城市待遇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农村租地种菜,当起了菜农。

这两位大学生便是该县汶上集镇后苗楼村的刘振华和党集镇毕石门村的毕经纬。别人说他们傻,他们回答"当农民不丢人,种菜很幸福”。

放弃城里优厚工作

刘振华和毕经纬是成武三中的高中同学,年龄相当,刘振华今年29岁,毕经纬28岁。两人高中时期就是要好的同学。2004年两人同时考上大学。刘振华考入了潍坊职业学院,毕业后就职于苏州中达电子厂,不到两年升为客服部经理,月薪4000多元。毕经纬考进了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受聘于青岛海升果业有限公司,很快从车间班长提拔为采购部经理,月薪也在4000多元。

2013年春节,刘振华、毕经纬回家探亲,在一次聚会时,两人听到了家乡不少青年成功创业的故事,这些创业故事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刘振华和毕经纬把各自的想法一沟通,两人一拍即合,分别辞了城市里的工作,开始了返乡合伙创业的历程。

起早摸黑建示范园

创业从何入手?两人通过分析认为,家乡土壤肥沃,土地出租价格低廉,地方又出台了不少支持青年创业的政策,并且两人中间又有一人是学农的,发展生态规模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不失为是一条好路子。春节过后,他们在后苗楼村党支部书记王传记的帮助下,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租赁了田楼村30亩土地,建立了"成禾生态农业示范园”。

为经营好示范园,他们在10亩土地上建了6个高标准瓜菜大棚,其余20亩土地种植露地蔬菜。专门从寿光聘请了一名技术员进行高标准规划,手把手指导。6个瓜菜大棚全部采用钢架结构,瓜菜品种全部种植国内稀有品种,施肥、浇水、打药一律实行标准化管理,不施化肥,不用有公害农药。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他们把家搬到田间,和其他聘请来打工的农民一样,起早摸黑地在菜地里忙碌着,有时在棚里一干就是大半天,两人常常是一身泥土一身汗。

收获累累硕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精心经营下,当年获得成功。6个大棚第一茬种植的西瓜、甜瓜收入9.6万元,第二茬连作的西红柿、辣椒已收入8万元,预计一年下来6座蔬菜大棚可收入20万元,折合亩效益2万多元。其它20亩露地菜收入7万多元。由于他们实行标准化生产,生产的瓜菜属绿色无公害产品,与成武县几家超市建立了对接关系,吸引不少城里人进棚采摘购买。

创业的初步成功,使刘振华、毕经纬两人坚定了发展的信心。问起今后的打算,两人满怀希望地讲起了他们"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春节前在6个大棚以外的20亩土地上再建13个大棚;第二步,明年扩租土地50亩,由种植大棚瓜菜向种植大棚水果发展,同时创办"成禾果蔬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并申报绿色商标,打出自己的牌子;第三步,2015年再扩租土地150亩,建设集绿色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园。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