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28:50
10月25日,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金融办召开第三季度金融形势分析会。会议通报了三季度我省金融运行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副省长高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副行长贡伟宏介绍,今年1月至9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610.3亿元,创近年来新高。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452.8亿元,同比增长26.2%;人民币贷款余额2630.6亿元,同比增长25.4%,存贷款增速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四。全省保费收入前9个月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此外,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机构新增小型微型企业贷款59亿元,贷款余额达396亿元,占全省贷款的15%。截至今年9月末,我省企业共发行27支各类型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募集资金283亿元,相当于我省半年的信贷投放总量,有力支持了保障房、基础设施等一批急需资金的项目,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切实有效地推动作用。债务融资余额则从2009年末的10亿元增加到今年9月末的155亿元,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2008年末的4.5%增长到今年9月末的24%,应用企业从大型国有企业扩展到民营企业,融资工具从企业债、短期融资券扩展到中期票据。 高云龙在讲话中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省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存贷款快速增长,债务融资工具应用范围扩大,全省金融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信贷的快速增长和资金净流入的不断加快,有效弥补了我省经济发展各个层面的资金需求,有力支撑泛开展金融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加大金融培训力度,提高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使更多小微企业能够"融到资、贷到款"。加大对民生领域、"三农"领域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始终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理念,加强风险监测和信息互通,抓好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构建多元化金融协调服务体系,找到地方经济和金融业共同繁荣发展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对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作者: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