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29:01
时间:2016-07-28 18:33:20来源:网络收集Tags: ()
奶牛精饲料及其加工技术奶牛的精饲料包括谷物饲料、饼粕类饲料等。营养价值和消化率一般都比较高。但种皮、硬壳及内部淀粉粒的结构均影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所以,这类饲料在饲喂前必须经过加工调制,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1精饲料的常规加工技术
1.1粉碎
粉碎是谷实类饲料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经粉碎后的籽实便于咀嚼,增加了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使消化作用进行得比较完全,从而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对奶牛而言,粗粉与细粉相比,粗粉可提高适口性,提高奶牛唾液的分泌量,促进反刍。因而,不需要粉得太碎,一般粉碎到2.5mg重的颗粒即可。
1.2压扁
压扁即将谷物籽实用蒸汽加热到120℃左右,再用压扁机压成1.0mm厚的薄片,迅速干燥。由于压扁处理使饲料中的淀粉经加热糊化,豆类籽实中抗营养因子也受到破坏。因此,用于喂牛的消化率和效果明显提高。
1.3浸泡
即将饲料置于池中或水泥地板上,按1∶1~1∶1.5的比例加人水进行浸泡。谷类、豆类、油饼类饲料经过浸泡后变得膨胀柔软,便于咀嚼、吞咽和消化。某些饲料经过浸泡,可以减轻一些毒性和异味,从而提高了适口性。浸泡的时间应根据季节和饲料的种类不同而异,灵活掌握,浸泡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适口性也随之降低,有的饲料如果浸泡过久还会引起变质。
1.4制粒
将配合饲料制成颗粒,可以使淀粉熟化;也可以使大豆、豆饼及谷物饲料中的抗营养 因子发生变化,减少其对家畜的危害;还可以保持饲料的均质性。因此,制粒可显著提高配合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2奶牛饲料的过瘤胃保护技术
饲喂过瘤胃保护蛋白质是弥补高产奶牛微生物蛋白不足的有效方法。补充过瘤胃淀粉和脂肪都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2.1热处理
加热可降低饲料蛋白质的降解率,但过度加热也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引起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的损失,应加热适度。一般认为,140℃左右烘焙4h,或130~145℃火烤2 min,或121℃处理饲料45~60min较宜。
2.2化学处理
2.2.1 甲醛处理
甲醛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羟基、硫氢基发生烷基化反应而使其变性,免于瘤胃微生物降解。处理方法:饼粕经粉碎,然后每100g粗蛋白质称0.6~0.7g甲醛溶液(36%) ,用水稀释20倍后喷雾与饼粕混合均匀,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24h后打开薄膜,自然风干。
2.2.2 锌处理
锌盐可以沉淀部分蛋白质,从而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处理方法:硫酸锌溶解在水里,其比例为豆粕∶水∶硫酸锌=1 ∶2 ∶0.03,拌匀后放置2~3h,50~60℃烘干。
2.2.3 鞣酸处理
用1%的鞣酸均匀地喷洒在蛋白质饲料上,混合后烘干。
2.2.4 过瘤胃保护脂肪
许多研究表明,直接添加脂肪对反刍动物效果不好,脂肪在瘤胃中干扰微生物的活动,降低纤维消化率,响生产性能的提高,所以日粮要添加脂肪,就必须采取某种方法保护起来,形成过瘤胃保护脂肪。最常见的是脂肪酸钙产品。脂肪酸钙作为奶牛的能量添加剂在国内已开始应用,不仅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而且能改善奶产品质量。
3糊化淀粉尿素
将粉碎的高淀粉谷物饲料(玉米、高粱) 70%~80%与尿素20%~25%混合均匀后,通过糊化机,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下,使淀粉糊化,尿素则被融化,均匀地被淀粉分隔、包围,也可适当添加缓释剂。粗蛋白含量60%~70%。每千克糊化淀粉尿素的蛋白质量相当棉籽饼的2倍、豆饼的1.6倍,价格便宜。对于育成牛,糊化淀粉尿素可替代日粮中全部棉籽饼,且对平均日增重无影响,并可节省精料。糊化淀粉尿素替代泌乳牛日粮中56%豆饼,对产奶量无影响。每日每头用量:育成牛0.3kg,成年泌乳牛0.8kg。
(张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