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八归史达祖①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八归

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注】①史达祖,曾任韩伲胄幕僚,韩败后,史受牵连被处黥刑,本词写于此时。②歌眉:代指陪自己的歌女;舒绿:展眉。古代以黛‘绿画眉,故常以"绿”、"黛”指代眉癫痫能治好吗position:absolute;left:-6000px;">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人瞰”一句写诗人在画阁上俯瞰空旷的景色而感到愁苦和孤独,这是全篇的主句,诗人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from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八归 史达祖①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来自 end#

B."烟蓑’’三句虚写江中的渔翁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撒网的情景,响声引发诗人的诗思,但又被乱鸥带走,续不上美好的诗句。

C."冷眼”两句,写诗人用冷静的目光看如画的景色,体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而江的那边只能看到隐约模糊的房屋而已。

D.上阕最后三句写诗人猜想江的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人们在傍晚时烧着竹子做晚饭,这更显诗人的孤寂。

E.上阕的景物描写,由清晰到迷茫,由实到虚,景物描摹客观,不掺杂个人感受,营造了广阔\清冷、淡远的意境。

【答案】BE

点睛:本题全面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A项是对诗句作用的鉴赏,B项是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C项是对诗人思想情感的分析,D项是对诗句内容和诗人情感的分析,E项是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就可以找出答案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2)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凄凉愁苦。作者借酒浇愁,自我慰藉,可见其心情之凄苦、愁闷;"只匆匆”句情景交融,更见惆怅。②空虚孤寂。回忆过去在歌女陪伴下快乐的生活情景,反衬出作者如今的空虚和孤寂。③怀念朋友。作者望断淮山,想念天涯老友,却没有音信,更显寂寞愁苦。

【解析】下阕,先写诗人借酒浇愁,自我安慰。"须信风流未老”三句,诗人认为自己当年的风流还在,能够在困境中借酒浇愁;然后回忆过去骑马漫步、泛舟游赏的情景等,"一鞭南陌”三句,表现出对往昔生活的怀恋,也衬托出如今的空虚寂寞。"只匆匆”两句,写诗人看到现实景象后的悲凉和愁苦。最后三句,写诗人遥想远方的朋友,但无音信,表现诗人此时的孤独寂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

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

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