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失聪女孩坚强求学 _

听不见声音,靠抄笔记和看口型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求学路上,学校师生对她的帮助是她"隐形的翅膀”—— 她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一名失聪大学生,听不见声音,上课时靠看老师讲课用的PPT课件记笔记,靠看口型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尽管如此,身残志坚的她通过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很多同学都佩服她。求学路上,学校师生对她的帮助是她"隐形的翅膀”,一直助力她飞翔。 因为她不能正常交流的特殊性,记者连日来用写纸条、发短信、QQ聊天的方式采访了她,了解她坚强求学的。 张玉馨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2010级室内设计2班的学生,家在市。一岁半时,她因发高烧打针过敏导致失聪,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她的父母伤心难过,但也下定决心不让女儿落入"十聋九哑”的境地。 父母不希望她将来生活有障碍,趁她的声带没损坏教她学习发音。教发音时,用手按着她的喉结,感受振动发声。历经多年,无数次尝试,尽管她发音很不准确,不能正常说话,别人也难以听懂,但父母很欣慰。父亲用小小的黑板一遍又一遍地教她学习拼音和认识汉字,帮助她慢慢学会认字、看书。 她上过聋哑学校,并不是学手语,而是学发音说话。她上幼儿园时接触到了绘画,绘画时总是很开心,因而绘画成为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喜欢绘画,张玉馨初三便开始学习美术。由于听不到声音,她学习很吃力,成绩也一般。上高中时,她依然坚持学习美术,梦想用艺考的方式圆大学梦。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画画,感受着光与影的变化,构造点、线、面的结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她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室内设计系录取。 父母没想过她能考上大学,只希望她学会照顾自己,能够独立生活就可以了。父母对她说,将来不可能一直依赖父母,所以要学会照顾自己,更要学会如何不让父母担心和操心。 进入大学后,因为听不到,也不能正常说话,起初她和同学相处较难,但慢慢地便能够和他们友好相处。张玉馨表示,老师和同学,特别是宿舍的姐妹,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她很多帮助,这些人就是她"隐形的翅膀”。 她与同学交流时,只能看他们说话的口形,有时候她发音不准确,同学们也听不懂,经常是人在一起,还面对面发手机短信。时间长了,同学们就能听懂了,经常会纠正她的发音。上大学后,她没有戴过助听器,因为助听器对她没有太大的作用,只能靠看口形。为了方便她看口形,同学和她交流时,语速会很慢,逐字逐句说,她没看明白的,同学会重复说。 学习中,同学们会帮她抄笔记,她没看明白的内容,同学们连说带写耐心教她,并一起研究和完成专业老师留的作业;在生活上,宿舍的同学会陪着她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特别是买衣服时,因为她听不到,别人也听不懂她说话,每次都需要同学当翻译。 同一个宿舍的姐妹帮助她,照顾她,让她感受到了团结互助的温暖和同窗室友之间的友谊。除了同学对她的帮助,老师们对她也关爱有加。尤其是专业老师王海亮,经常耐心辅导她,并鼓励她进步。同学和老师对她的帮助,让她很感动,激励着她努力学习。对她而言,老师及同学的帮助,就是一双隐形的翅膀,一直在助她飞翔。 她的室友苏亭亭说,张玉馨很刻苦,也很用功,在学习上特别有耐心。有时专业老师留的设计作业,同学们多数做一遍、改一遍就完事,但她经常做8至10遍,把能想到的设计理念用不同的视角展现在每一个设计作品中,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虽然她学习较吃力,但她付出的辛苦比别人多,所以她的专业成绩很好,多数都在90分以上,同学们都佩服她。 同学付婕婷说,她很自信,乐观,从她身上看不到自卑。她每天督促大家写作业,天冷了提醒大家多穿衣服,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馨姐”。 室友张露说,她比较独立,不依赖别人,更不会轻意麻烦别人。她的自我约束能力也强,一有时间就钻研设计方案。 张玉馨的专业老师王海亮对记者说:"这个学生非儿童良性癫痫能好嘛?常努力,比很多正常的孩子有出息。她虽然失聪,但依靠看唇语和文字沟通努力学习,付出多于别人数倍的辛苦,获得了优秀的成绩,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难能可贵,也令人感动。” 当记者通过短信问她坚持求学的动力是什么时,张玉馨回复:"最大的动力是我不愿意和残障人士一样,我希望和普通人一样上正常的学校,把自己看成正常人。因为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现在的努力,为的是将来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有一个心仪的工作,为的是父母将来不用为我操心。我会在大学这个平台上更加努力,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很感激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我的关心和安慰,还有用心良苦的父母,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他们。” 张玉馨还表示,她已经上大四了,快毕业了,很珍惜大学生活以及和同学们相处的日子。她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毕业设计,为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她梦想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