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29:52
腐竹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然而央视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生产腐竹时,往里面添加一种特殊的"大料”,这种腐竹虽然口感好,但却可能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是地地道道的"毒腐竹”。记者23日从公安部获悉,日前,山东等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涉及山东、河南、湖北、河北、安徽、黑龙江、辽宁7省的特大制售毒腐竹案件。
深夜时用有害物质合成添加剂
前不久,山东省滕州市警方接到的一个举报。举报人称,市里滕平路上一家名为"真滋味”的饭店,白天大门紧闭,但一到夜里却常散发出难闻的刺鼻味道。
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这家饭店其实早已停业,并被转租给一名操外地口音的中年妇女沙某。然而沙某承租饭店后白天紧锁大门,不对外营业,一到晚上就有几个工人来到这里,在沙某的指挥下,生产一种外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
沙某对外宣称生产的是"漂白剂”,在厂内被工人称为"大料”。但滕州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徐美湖介绍,检测结果显示,里面含的却是硼砂、焦亚硫酸钠和乌洛托品,都是用于腐竹等豆制品生产的最常见的违规添加剂。警方由此判断,沙某生产的所谓"大料”,很可能就是往食品中添加的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质。
价格不便宜一天最多卖20吨
警方了解到,沙某生产的"大料”,一部分直接销往河南、山东等地的腐竹生产企业和加工黑窝点,另一部分则卖给各地的食品添加剂中间商。根据警方侦查人员掌握的信息,这个生产窝点出货量非常大,最多时仅一天卖出的"大料”就达20吨。
在沙某生产"大料”的现场记者看到,这里的生产条件极其简陋,所谓的"生产”,仅仅是把焦亚硫酸钠、硼砂和乌洛托品等三种化工原料按一定的比例,人工用铁锹简单地搅拌混合在一起而已。在这里进行简单的掺和搅拌后,再包装成四十斤或者八十斤向外销售。据沙某交代,大袋装的每袋40公斤,售价210元左右,小袋20公斤,售价110元左右。尽管价格并不便宜,但由于产品用起来所谓的效果好,销量非常大。
借添加剂让玉米淀粉变身大豆
腐竹作为一种传统食品,生产工艺成熟且并不复杂,生产厂家为什么要添加所谓的大料呢?这种额外的添加岂不是把生产成本拉高了吗?
山东莱芜腐竹加工厂的徐某是沙某主要客户之一。警方在徐某的原料仓库查获的物品,不仅有大豆,还有大量的玉米淀粉。徐某交代,腐竹原料和成本价格有关系,现在做纯大豆的腐竹,成本价在8元左右,但市场上的腐竹才卖7元钱左右,所以添加玉米淀粉。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国腐竹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由于腐竹生产工艺简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要想让产品价格低,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于是在生产过程中违规添加价格远远低于大豆的玉米淀粉,便成为一些企业的常用手法。但加入玉米淀粉后,生产出来的腐竹往往黏度不够,不仅吃起来口感松散,而且容易折断或破碎,卖相差。而沙某生产的具有增筋作用的"大料”,能把淀粉粘在原来的腐竹上,给腐竹增重,起到降低成本的造假目的。 据央视报道
毒腐竹毒在哪?
硼砂是一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无色结晶化学物质,具有防腐、增筋的作用,但具有致癌性,并会在人体内蓄积,危害极大,因此早在2008年,就被列为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添加剂名单》。
焦亚硫酸钠允许用于食品生产,但可能引起人体肝肾伤害,严重的甚至造成急性中毒并导致死亡,在2011年被我国列为《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乌洛托品纯属工业原料,其作用与臭名昭著的 "吊白块”类似,起增白、保鲜、防腐的效果。可导致人体过敏、致癌、器官畸形、细胞或基因突变等危害,2010年被我国列入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添加剂名单》。
警方把从徐某工厂查扣的全部5个批次的腐竹样品送往权威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个样品中均发现含有乌洛托品和硼砂且含量惊人,其中乌洛托品含量最多的高达13392微克/公斤,硼砂含量最多的高达9523.26毫克/公斤。
[责任编辑:郝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