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李桂兰:为孤寡老人建个“家”_呼和浩特文明网_呼和浩特发布_内蒙古_正北方网

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河夕阳红康乐园,花园里,老人们茶余饭后乘凉、健身散步,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活动室里老人们打牌聊天、看报,园区里各项配套设施齐全还新增了监控设施,这里的老人住的安全又舒心,而这个"夕阳红养老院”创办人自己也即将步入花甲之年。 李桂兰,一位和蔼可亲、热情耐心的平凡女性,生活中她总是满面笑容,是带给老人们欢乐的一位好院长。对于自己的"事业”李桂兰说:"没有这些老人过去的打拼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你们看着每天做这些挺麻烦,但这就是人生。”

为开养老院潜心学习三年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河夕阳红康乐园创办于2006年,是隶属于呼市玉泉区民政局的民营非营利性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园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55公里处,占地面积27亩,建有两栋老年公寓,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150个标准间,330张床位。现已入住老人260位,拥有食堂、医疗室活动室等配套设施,是目前呼和浩特市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的养老院。通过多年的逐步发展,养老院得到了养老人和家属、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也先后被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老龄委评为"自治区首届敬老孝星荣誉称号”、"全国敬老文明号”、"自治区先进民办养老院”,并于2015年5月被评为呼和浩特市"贵州治癫痫好的专科医院最美青城人”荣誉称号。 金河夕阳红康乐园至今建园已走过9个年头,但这9年对李桂兰来说却极不平凡,"挨过穷,受过累,遭过罪,吃过苦”,正是她一步一个脚印才将夕阳红康乐园发展至今。 在家中,李桂兰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从小就为家中挑大梁,这也让她养成了独立、自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她下过乡在国企当过工人,四十岁时因企业转制下岗,要强的李桂兰用自己的积蓄搞起了运输,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生意还算不错,但她却清楚这些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偶然一次到公园晨练,李桂兰看到许多老人聚集在这里,想起自己常年在外奔波无暇顾及家中老人,千方百计想要照顾好他们却又没有合适的方法,李桂兰想到:"现在孩子们工作繁忙,家里的老人们生活谁来照顾?”想到这些,李桂兰便萌生出"开一家养老院”的念头。 李桂兰从小与奶奶一起生活,结婚后又与婆婆住在一起,她喜欢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开养老院正是她的兴趣所在。但是怎么开却成为一大难题,李桂兰思索之后决定到全国最先进的地方去"取经”。她联系了上海的一家养老院,在那里一呆就是三年,从清洁工、服务员、护理员、管理人员一步步学习,最后被提拔为副院长。这三年李桂兰"吃了很多苦,也哭了无数次”。"那时候也想过退缩,每次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都会打开房门,看到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看到他们渴求关爱的眼神,想到要把上海先进经验带回内蒙的使命,我就又一次坚定下来。” 在上海的3年时间里,李桂兰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老年人生活的日常照理,心理疏导、与家属的沟通到养老院的经营管理。她觉得自己的羽翼日渐丰满,返回内蒙、学以致用的时候到了。而上海的养老院为了留住她提出的高薪聘请也被她婉言谢绝了,"我要把先进的经验带回到我的故乡,那里更需要我。” 2006年5月,李桂兰回到了她的家乡一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始筹办自己的养老院。在一缺资金,二缺人手的情况下,她动员自己的弟弟妹妹加入进来,把自己的住房卖掉,四处筹措启动资金,用所筹集起来的钱盖起了4000平方米的楼房。2006年11月8日,呼和浩特市金河夕阳红康乐园开业。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