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王石交权第一天 - 文摘 - 文摘文学 -

时间:2017-05-09 05:03:54来源:网络收集Tags:     ()

王石

辞去总经理职务那年,我48岁。这个年龄,对一个男人来说,辉煌时刻才刚刚开始。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有人问我当年怎么能够那么潇洒地说放手就放手。

当然,在辞去总经理最初那段时间,我是不大适应的,尝到了各种失落的味道。

辞职当晚,心情平静,回去照样睡得很安稳。因为还是董事长嘛,第二天还得照常上班,可一到办公室就感觉不对劲,冷冷清清。我看看日历又看看记事本,不是节假日,也没什么特殊安排,就问秘书:"人都跑哪里去了?”秘书回答:"去开总经理办公会了。”我第一反应:怎么没叫我?随即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总经理了。

我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抓耳挠腮,不知该做什么好。特别想冲过去看看,告诉他们:"你们开你们的会,我就坐在旁边听听,什么也不说。”转念一想,新老总第一次开办公会,如果前任总经理、现任董事长往那儿一坐,人家还怎么开会呢?只好心里念叨:"不能过去,不能过去。”那种感觉,就好像前一天还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第二天就让你拄着根拐棍去公园里散步,拿些老照片追忆似水年华,顺便思考思考人生,看起来很惬意,但对于一个刀剑未老的人来说,就像驰骋的野兽被关进了笼子。我那天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第一天就在不适应中过去了,第二天还是很难受,第三天,仍然很难受。第四天,总经理过来汇报办公会内容:"有七个要点……”我耐心地听着,一、二、三……说完三点后我说:"不用说了,我知道接下来你们讨论的第四、五、六、七都是什么。”然后一一道来。总经理又惊讶又困惑,那眼神似乎在猜:"谁提前打小报告了?”

没那么玄,毕竟我是刚刚辞去总经理职务,办公会与会人员又都是我培养的部下,他们开会讨论什么,我当然心中有数。接着,我又告诉他,第五点思路是错的,第六点也不对,应该怎样怎样。总经理听完,眼睛里满是钦佩:董事长没参加会议,只听我汇报前三点就知道接下来的是什么,还能指出哪里不对!这情形让我情绪高昂起来了,不错,成就感找回来了!

第二个星期总经理过来汇报的时候,照样是到了第三点,我就忍不住了,抢过来说四五六七,以及相应存在的问题。到第三个星期,总经理再汇报时,我发现他的眼睛里不再放光,看样子是想:"反正我们想什么、讨论什么、做什么决定董事长都能猜到,与其来做汇报,还不如直接听从指示。”我一看那状态,就知道有问题了,而且这个问题还出在我身上,我一不小心扮演了"垂帘听政”的角色。他很快就没有最初的那种情绪、那种冲劲了。

我决定不说话,听着他讲完。实际上讲到第三点时,我的"惯性”又来了,特别想打断他,但还是咬着舌头不说话。他似乎也掌握了我的"规律”,汇报到第三点的时候,停下来,等我说话。我没吭声,示意他继续说。于是他继续讲第四点、第五点。直到他说完,我忍了半天,说:"我没意见。”

这之后我反思,我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不是真的准备交权?扪心自问,没人逼我,我确实是真心要交权;第二,既然是自愿交权,为什么还不放心? 因为觉得他们会犯错误。

扪心自问:从创业至今,我有没有犯过错误?一直在犯。那么为什么不能允许年轻人犯错误呢?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我总是还不等他们思考就直接指出问题所在,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花心思、动脑筋,不会意识到决策后果的严重性,也不可能提高。让他们亲自去经历,才能稳稳当当地进步。这一点也是我要适应的呀。

那以后,我牢牢把握一点:他们犯的错误只要不是根本性、颠覆性的,我就装傻,装作不知道。否则,我退与不退就没有什么区别,新的接班人也不会成长起来。

可作为一个习惯了强势,又愿意亲力亲为的人,免不了有伸手去指挥一把的冲动,如果继续在公司待着,肯定会没事找事。如何平衡理性诉求和习惯性的指手画脚呢?我选择了疏远自己和管理层的距离,离开公司,去大自然创造新空间来释放、折腾、证明自己,去游历西藏、登山探险。

小茹荐自《爱你》摘自《大道当然》中信出版社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