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30:08
从10年发展历程看——
苏州转型 稳中求进
苏报讯(记者 晓亮)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201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记者通过对比2005年以来的十年间的相关发展指标发现,我市经济运行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近年来,步入中高速换挡期,在高平台上实现了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民生质量不断提高癫痫病治疗的费用多少?。
从中长期经济增长走势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市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2012年、2013年平稳回落到10%左右,同全国、全省一样,GDP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运行区间逐步回落至两位数以下。步入换挡期,这既有错综复杂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影响,更是苏州抓住机遇,调结构、促转型的主动顺势而为,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把握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处理好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让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在2014年达到了2.7%。我市经济增长正在逐步减少对传统产业、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依赖,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正加速形成新增长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33%,跃升为2014年的46.7%。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等八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0年的28.9%,提高到2014年的47.5%。
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十年来,民生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万元,分别增长8.5%和1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8比1。实际上,2010年至2014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一直低于2比1,这与我市长期坚持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是分不开的。
(注:国家统计局自2013年起对居民收支调查统计方法制度进行改革,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原有调查方法、调查范围、指标名称和指标口径等均发生重大变化。原"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调整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调整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注:表中GDP(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