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新疆打通两万米“雪墙”疏通牧民转场之路(图)

图为打通后的公路,积雪直矗在公路两旁有6、7米高。 陈晨 摄

图为新疆塔城公路局托里分局老风口防风雪基地工作人员在用机械疏通牧民转场之路。 陈晨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3日电 (孙亭文 刘颖东 叶尔江)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托里分局13日对外公布,历经十余天的清雪疏通、已经封闭近4个月的新疆省道318线k342-367路段,被该局工作人员将厚度5米的"雪墙”打通两万米长,这个路段的近千名牧民及数万只牛羊等牲畜可以进行转场。

 

据悉,托里县老风口上游风区,省道318线k342-367癫痫治疗需要多少钱?路段,是新疆公路风雪灾害的重灾区。该路段长25公里,共有垭口8处,风吹雪致使公路上积雪厚度高达2-3米,垭口路段积雪厚度高达6米以上。风大时,能见度不足2米,环境极其恶略,一场大风就能使这20多公里的公路被风雪阻断,救助工作十分艰难。

为避免意外发生和行人的生命安全,托里公路分局于2012年11月下旬,下令实施交通管制,双向封闭交通。可该路段是乌雪特乡通往铁厂沟的唯一通道,也是该乡牧民把牛羊从冬草场转向春草场的唯一通道。现在冬草场的牧草大面积已经空竭,数万只牛羊亟待转场至春牧场,如不然,这里的牧业将遭受巨大损失,数千名牧民翘首仰盼,心急如焚。

自今年3月1日起,该路段气温回暖,打通该路段已迫在眉睫。托里公路分局急牧民之所急,紧急调派3辆装载机,1辆扫雪车和1辆平地机,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抢险突击队,向2万多米长的"雪墙”宣战,打通这段沉睡多时的牧民们的希望之路。

据悉,这只突击队由老风口防风雪基地的副班长木拉尔任队长,为尽快打通这雪墙,木拉尔他们面对的是第一道垭口6米以上的雪墙。木拉尔采取由上至下,分层清雪的方案:装载机把积雪表面坚硬层推开,扫雪车第二层跟进,平地机最后平整路面。

据介绍,打通后的公路,积雪直矗在公路两旁有六七米高,如施工不当,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因此,疏通道路的公路人对施工后积雪的坡度、工作层次和程序提出严格的要求,以免积雪崩塌后,掩埋机械,造成巨大的损失。为加快清雪进度,木拉尔采取分组合击,两面对向施工的办法,两组人马在雪墙的对面两头夹击。这一方法极大地加快清雪进度。

为尽快打通道路,公路职工夜以继日,人轮换、轮休,机械不停,扫雪车驾驶员茅金龙和助手在窄小的驾驶舱里一人驾驶,一人休息轮换作业,就这样日复一日,他们忙碌地度过了10个不眠之夜。期间,3月6日,突然刮起大风,下起了大雪,几天来打通的公路,一夜间又被大雪覆盖……

如果后勤供给跟不上,突击队员们根本无法向前推进,木拉尔决定返回再打通被风雪阻断的公路,这样才能保障供给,继续向前清雪,完成任务。风还在刮,雪还在下,公路打通了,又被风雪阻断了,这次打通了,再次被风雪又阻断了。这只突击队肩负着牧民的期望,他们同风雪顽强拼搏,他们的满腔热血和激情能把冰雪融化,能把狂风遏制。然而,这只突击队,绝不是孤军作战,在他们身后,整个托里公路分局都在支援着他们,从机械用油到衣食保暖……

十多个日夜,对于平常人家而言,那是不能再平常了,然而,这十个日夜,对于整个突击队而言,是紧张、是汗水、是担当、是奉献!

据悉,3月11日下午6时30分,这段被风雪阻断多时的公路,终于被打通。托里公路分局也解除了对该路段的封闭令。然而,突击队员的工作仍在继续,他们将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拓宽打通道路的路面,清除一切对行人造成不安全因素的隐患。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