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30:35
胜似血缘关系的家人
昨日中午,在泸州大河街的一家饭馆内,满满坐了三桌人。为了这每年固定的聚会,很多人都向单位请了假。
杨必森端着杯子,连着给古田等人敬了三杯酒。"感谢、感谢、再感谢。”杨必森说,儿子的这些战友多年来的照顾他只能感谢。"30多年来,是他们给我们老两口关怀,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杨必森(左二)敬酒
一提到儿子杨再辉,陈银仙总会很激动。"他们都是我儿子带来的,我也不知道如何感谢。”陈银仙回忆说,古田等人在复员回泸州工作后,第一年的工资就为当年杨再辉还在世的外婆买了东西。直到1986年外婆去世,家里还有满满一罐子冰糖。
杨晓玉告诉记者,她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哥哥们”给父母和外婆买的羊毛皮鞋和毛皮衫。杨再辉在部队时,曾经和战友说要给父母买一双羊毛皮鞋,让他们的脚更暖和,外婆身体不好,就买一件毛皮衫给她穿上,但杨再辉的这个愿望到他牺牲时也未能实现。在杨再辉牺牲后,古田、张曙光等战友决定帮他完成愿望。那时候,他们每个月的津贴只有几元钱,战友们凑了几十元钱,为杨再辉的父母和外婆买了羊毛皮鞋和毛皮衫。
据杨晓玉回忆,在她哥哥离开的前10年里,父母经常以泪洗面。在哥哥战友们的关心下,渐渐恢复了平静。
2006年,陈银仙60岁生日,古田等人专门为她庆祝。今年,陈银仙将满70岁,他们已经开始商量如何为老人办寿宴了。
记者 曾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