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公司都在“渡河” - 管理 - 管理财经 -

时间:2017-05-10 12:53:41来源:网络收集Tags:     ()

Q: 为什么很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时,涅槃重生很困难?

A: 因为互联网思维不仅是用互联网进行营销,而是贯穿在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架构,所有部门都要做出改变。

陈振源:买卖宝高级副总裁 采写/本刊记者 谢丹丹

2013年年末,董明珠和雷军豪赌10亿,如果5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就输给雷军10亿元,反之则雷军输掉10亿元。

2014年年末,雷军往事重提,戏言称:"去年我和董明珠打赌时,格力1200亿,小米300亿,差4倍。今年小米800亿,他们1400亿,差距小了……再有一两年格力就输了。”

随后,董又炮轰小米和美的联姻。雷董之战,一直到2015年年初还硝烟未烬。

难道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就注定水火不相容?2015年,二者的关系又会如何进化?对抗不是持久之计,"过河”才是明智之举。

豪赌背后的"重构”焦虑症

为什么会发生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较量?

事实上,赌局的背后,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着重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和企业、产品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重构。以产定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的反馈变得及时且便利,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影响到企业的生产。

不管是当年王健林和马云的赌局,还是后来雷军和董明珠的豪赌。事实上,当世界面临重构的时候,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开始陷入焦虑。

面对互联网时代新的接触客户的手段,传统企业发现,自己快赶不上这个时代了。

然而,焦虑症不仅仅存在于传统企业当中,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尤其是85后、90后成立的纯互联网公司,他们缺乏传统行业的甘肃最好的癫痫医院知识,真正涉及到产品层面的时候却无从下手。

焦虑来自于自身的"短处”。

两类企业都要"过河”

事实上,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各有千秋,二者本不应相互看不起,因为他们本来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应该各取所需,各自弥补缺失的部分。

2015年,两类企业会更多借对方之"长”,补自身之"短”。

从本质上来讲,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缺乏的是"道”,即思维方式。互联网公司缺乏"术”和"法”,即具体执行。

两类企业都想过河,传统企业想到河的对岸,学习和用户接触的方式。互联网企业,则想要到传统企业所在的对岸,学习供应链管控、生产制造等具体做法。

然而,二者"过河”所需要的时间有所差别。传统企业的转型,需要进行一个阶跃函数式的跨越。因为传统企业需要从思想的根本层面进行改变。而互联网企业,呈现的是线性函数式的增长。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要么领军人物自身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要么换掉领军人物。互联网思维不仅仅指的是在网上销售产品,更是一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贯穿到整个价值链的思维。当传统企业"大换血”之后,爆发力是惊人的。然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也需要长时间对传统行业进行学习和积累。同时,有目的性的吸收传统企业的人才,不失为一个快速"补短”的方法。两类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将会比以往变得更加频繁。

责任编辑:李靖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