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31:25
老爷子今年80岁,一辈子没啥爱好,就喜欢养鹌鹑
带着鹌鹑出门逛、挨个把玩、定点喂食儿……从早到晚不离手
在他眼中,鹌鹑有个性、有"武德”,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老家是河南通许县的陈文章,今年已经80岁了,一辈子没有别的嗜好,唯独对养鹌鹑情有独钟。经过20多年的朝夕相处,他对鹌鹑的习性可谓是知根知底。
"小动物和人一样,都能成为你的朋友。”陈文章虽已80岁,但和这些小家伙在一起,他收获的不仅是个硬朗的身板,还有一颗平静的心。
【斗鹌鹑】
二鸟相争却有"武德”
昨天,在陈文章家中,上演了一场"鹌鹑斗”的好戏。
一条深颜色的棉被铺平后,陈文章用三根手指捏来一撮小米,在棉被上分成一大一小两堆儿,相距10厘米左右。然后,将两只鹌鹑放在小米堆旁。
鹌鹑看到小米后便开始啄食,小堆旁那只鹌鹑啄食完脚下的小米后,便过来与另一只争抢食物。旋即,两只鹌鹑忘记了食物,开始争斗。
嘴来喙往,翅扇脚蹬,间或发出尖利的叫声。一时间,身影翻飞,呼呼生风。但不到一分钟,争斗便戛然而止——一方示弱,选择偃旗息鼓。
本以为鹌鹑斗架也像斗鸡斗狗般长时间地厮杀咬斗,杀得血肉模糊。由此看来,鹌鹑确实另类,而且个性十足,不像鸡狗般死缠烂打!"这叫有‘武德’,点到为止。这就是常说的斗鹌鹑!现在不多见了!”陈文章介绍道。
【识鹌鹑】
源于偶然结识的生意人
陈文章与鹌鹑结缘,还得追溯到20多年前。
年轻时,忙于生计,陈文章对斗鹌鹑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一次家庭变故,却让他逐渐喜欢上了鹌鹑。
在通许老家,世代都有斗鹌鹑的风俗,有些人把斗鹌鹑作为一个职业,这是赌博爱好者的最佳道具。
陈文章秉承祖训,从小就对这不感兴趣,"(那时候)斗鹌鹑都是不务正业或是家里特别富裕的人的营生,本分人家的子弟从不沾染,一来没工夫,二来有辱门风。”他从20多岁起就开始做牲口经纪人的职业,后来成了家。33岁时,老伴产后大出血去世,撇下3个儿女让他一个人抚养。"我更是没日没夜地四处奔跑,挣钱养活3个孩子,每天闲暇时便是抽闷烟,除去挣钱养家,精神很是低迷和孤单。”
在一次外出做生意时,他认识了一个卖牛肉的生意人,是个把玩鹌鹑的高手,手里有一只品相不错的鹌鹑,可生意太忙顾不着调教鹌鹑,卖了又不忍心,"就在这时他认识了我,他看我为人诚实,也没其他爱好,便分文没取地把鹌鹑送给了我,并再三叮嘱,一定要好好对待它,‘等时间长了,你会知道,鹌鹑其实最有个性!说不定会让你受用一辈子的!’”
【知鹌鹑】
这小家伙有"干气儿”
"他的最后这句话,我当时没在意,可经过这20多年的女性癫痫病能治好?观察和感受,我才真正理解他的话。”陈文章介绍,鹌鹑在斗架时,只要被斗败一次,它便一生不再与斗败它的对手对抗,看到后心悦诚服地甘愿称臣,很有个性!"用咱人的话说,‘干气儿’!这点儿,咱好多人不如它!”而在生活中,陈文章也很有"干气儿”,做啥都踏踏实实,不甘人后。后来,3个儿女都被他一手带大,并成家立业。
闲下来后,陈文章觉得每天无所事事,"人整个都空了。”便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养鹌鹑上,还从别人手里用一条好烟一瓶好酒外加一只烧鸡换来了如今的这两只鹌鹑。
人们平时都说斗鹌鹑,可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斗鹌鹑是咋回事儿。他每天手里拿着鹌鹑满街跑,却没几个人能说清楚他到底在干啥。"有人说遛鹌鹑该是像遛鸟遛狗一样,放开来让它跑!”陈老汉笑着说,"我用手拿着鹌鹑满街跑其实就是在遛它,拿在手里,用行话说是‘把鹌鹑’,‘把鹌鹑’的用意是不让它上膘,上了膘的鹌鹑,身体变胖了,就不再斗架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鹌鹑多见人,这样,在斗架时就不会见生人乱飞。”
【养鹌鹑】
每天都围着鹌鹑转
陈文章说:"养鹌鹑看似简单,其实最繁琐,每天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时间来照料它,懒人喂不了!”
斗鹌鹑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9月到次年开春这段时间,其他时间都是饲养期。
据陈文章介绍,自从开始养鹌鹑,他便养成了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7点30分准时拿着鹌鹑出门开始遛,满大街地跑,哪里人多去哪里。上午11点回家,吃罢午饭后开始"把鹌鹑”,一只鹌鹑最少要"把”一个小时。时下他家里养了3只鹌鹑,要连续"把”3个小时。下午3点再次出门遛鹌鹑,5点30分准时赶回家中喂鹌鹑。鹌鹑一天只喂这一次,到时准时收起不再进食。晚上每只鹌鹑还要"把”一个小时以上。
陈文章调教出来的鹌鹑个个上乘,都是斗架的高手,但他从不轻易让它们斗架。用他的话说:"斗败的鹌鹑,便成了废物,从此后便不再轻易斗架。我掌握着分寸,斗两下就及时制止,从不让它们决出胜负。”
可以看出,陈文章很是关爱他的小伙伴。在和它们的相处中,老先生也收获了泛红的双颊、利索的脚步和硬朗的身板,也心有所依,"它们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