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32:04
新形势下,我市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如何?近日,市统计局对规模以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我市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状况良好,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有所增加,实现了"困中突围”,但用工成本上升快、流动资金短缺、市场需求不平衡等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可谓"喜忧参半”。
■ 小微企业打响突围战
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资源性产业比重大,而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优势不足。2012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升,我市面临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加之国内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小微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在这种困境下,我市小微企业积极应对经济转型,充分发挥小微企业投资少、经营灵活的优势,重点发展市场需求较大现代服务业,努力使其成为引领我市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此次市统计局开展的抽样调查中,共有386家企业被抽中参与调查,所抽样本企业覆盖全市9个旗县区和稀土高新区,共涉及服务业9个行业门类中的30个行业大类和房地产业门类中的2个行业中类。数据表明:2014年抽样库中386家企业,消亡149户,正常营业237户,消亡率为38.6%。样本企业资产总额户均值为402.4万元,同比增长8.44%;负债合计户均值为174.6万元,同比增长26.8%;营业收入户均值为136.2万元,同比增长20.18%;营业税金及附加户均值为3.3万元,同比减少7.67%;营业利润户均值为1.7万元,与上年相比翻了三番。样本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反映出小微企业发展平稳、向好。
■ 小微企业发展之喜
经济下行加大的大背景下,部分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令人惊喜。具体表现为资产规模小幅扩大、企业经营较为平稳、资金链相对通畅、营业收入平稳增加。
调查显示:2014年,我市服务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3.4%,比上年增长6.2个百分点,企业资产使用率较高,经营趋于稳定。2014资产总额户均值为402.4万元,同比增长为8.44%,虽然资产规模较小,但是资产小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企业主对企业发展前景看好,投资信心略增。
同时,第四季度服务业调查单位问卷显示,34.7%的企业没有应收未收款项,企业资金能够正常回收,16.9%的企业应收未收款项减少,31.4%的企业应收未收款与上年持平,仅有16.9%的企业应收未收款项增加,且主要集中在公共设施管理和房地产两大资金回收年限较长的行业。应收账款回收顺畅表明我市经济环境良好,企业商业信誉较高,保证了企业资金链条的通畅。
经营方面,抽样企业营业收入户均值为163.6万元,同比增长20.1%,增速较快。并且46%的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其中,53.7%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是影响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原因。传统服务业行业如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软件和卫星传输等营业收入增加企业比重已超过50%,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加企业占该行业企业总数的73.7%,成为带动包头市小微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抽样调查还显示,服务业小微企业实现营业利润401.2万元,营业利润户均值1.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翻了近3番。据问卷调查显示,104户企业本期营业利润比上期增加,占抽样企业比重为43.9%;90户企业盈利减少或亏损增加,占比38%;43户企业盈亏基本不变,占比18.1%。其中,在盈利增加企业中有14户为扭亏为盈,占比3.6%;在盈利减少企业中10户企业由盈转亏,占比2.6%,显示出企业经营效益趋好。
■ 小微企业发展之忧
令人忧虑的是,我市部分服务业小微企业还存在市场供求不平衡、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仍需各方关注支持。
在问卷调查中,55.9%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房地产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服务业传统行业反映更为强烈。抽样库中55.9%的小微企业不看好企业综合经营状况,30.5%的小微企业家认为企业当前经营状况不佳。
同时,流动资金短缺、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中,44.1%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37.3%的企业反映在本年度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遇到流动资金紧张问题,57.2%的企业反应流动资金与上期相比一般,仅有5.5%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充足。
而用工成本上升快、企业招工难也成为小微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阻碍因素。
问卷调查显示,38.6%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所占比重排名第三。并且,新一代工人对福利待遇、个人发展前途以及生产、生活环境要求较高,企业招工难度不断加大。据调查问卷显示,11.9%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招工困难,其中,在医疗卫生行业20%的企业家面临招工困难,居民修理和房地产行业分别为23.8%和17.4%。
此外,企业科研创新动力不足,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成长。问卷调查显示,81.8%的企业本期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在18.2%的企业中,仅有5.5%的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比上期增加,8.5%的企业与上期持平,4.2%的企业本期科研经费比上期减少。并且,81.4%的企业表示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需要获取新技术等科技成果,仅有5.1%的企业选择联合开发的方式获取新兴技术。
统计局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小微企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阵痛”,只有小微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描绘出"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的宏伟蓝图。因此,我市应积极开拓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转变盈利模式,加强人才建设;依靠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潜力。
(日报记者 张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