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 - 保健养生 - 家庭健康 -

时间:2017-07-03 22:10:50来源:网络收集Tags:     ()

胡玲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内二科 610213)

摘要:急性左心衰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急、发展快,在临床上,若抢救不及时短时间内可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昏迷、死亡。只有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才能使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所提高,以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临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061-6035(2014)12-0034-01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呼吸困难、其中以急性肺水肿为最主要表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自2013 年5 月—2014 年5 月,我院心内科共接诊急性左心衰患者68 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8 例,男性36 例,女性32 例,年龄在58 ~79 岁,平均年龄为69 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疲劳乏力者占总人数的40%,呼吸困难者占总人数的35%,急性肺水肿的者占总人数的25%。

2 临床急救

2.1 护理评估:患者在入院后,立即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判断患者有无出现疲乏劳力、呼吸困难以及患者是否有进行肺水肿的征兆。

2.2 了解患者的既往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手术史、患者的患病史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等。

2.3 临床表现:疲劳乏力:平时四肢无力 一般体力活动即感疲劳乏力 是左心衰竭的早期症状;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时较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为肺淤血和肺顺性降低而致肺活量减少的结果 呼吸困难最初仅发生在重体力劳动时 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是指血浆渗入到肺间质 随后渗入到肺泡内 影响到气体交换 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咳嗽 泡沫痰等综合征 由心脏病所致的急性肺水肿 称为"心源性肺水肿” 它是肺水肿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1]。

2.4 临床急救

2.4.1 体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出现强迫坐位、面色青灰、发绀、大汗淋漓,烦躁是左心衰的常见临床表现。

2.4.2 氧疗:有效的保持气道开放,立即给予高流量或面罩氧气吸入4-6L/min。若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可在患者的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这样有利于降低患者肺泡表面的张力,若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2.4.3 强心利尿剂:在临床上西地兰作为强心用药,但西地兰属于洋地黄类药物,能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防洋地黄中毒。而利尿剂是通过利尿,减轻心肌后负荷,增加排出量,而改善心脏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的变化[2]。

2.4.4 使用血管扩张剂 常用硝酸甘油和硝普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可迅速扩张静脉床,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用药后可明显减轻呼吸急促,困难等肺部充血症状。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患者的病情在短时间按内出现不程度的变化,可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状态,因此医务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要极度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同时,要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2 饮食护理: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消耗量的增加。因此要嘱咐患者进食低盐、低脂肪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饮食。要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富于营养,要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食欲差的要鼓励病人进食,每日用水量不易超过600~800ml。

3.3 保持大便通畅: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患者因大便不好解,导致患者用力解大便而出现腹内压增高,加重心脏负荷,继而造成患者的心肌缺痒加重等情况的发生。

3.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紫绀及肺内体征的变化。与此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如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视力模糊、黄、绿视;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准确记录出入量:在患者患病期间要准确记录24h 出入量,尤其是对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入量应小于出量,缓解期时出入量要保持平衡。

3.5 加强病房管理,限制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房间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 次。

3.6 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在冬季患者应注意保暖,因为寒冷不仅可以诱发血管收缩,还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感染也是急性左心衰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时,要注意为患者保暖。而良好的休息对心力衰竭病人尤为重要,对于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通过休息便可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反之可加重心衰。对于心功能III 级患者要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天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而心功能IV 级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由陪同人员帮助完成,除体力上充分休息外,精神上还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免间接的加重心脏负担,避免出现病情进一步出现恶化[3]。

4 健康教育

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在发病期间取端坐位,双腿下垂,绝对卧床休息,以避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加重心衰。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合理饮食;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忌暴饮暴食,戒烟酒。在患病期间,要按时、准确服药,如需要调整药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调整[4]。

床上活动为卧床休息,生活由他人照顾,如需要适当活动的患者,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轻微的伸曲运动;而床边的活动要循序循渐进,以不引起心慌、气短为宜;恢复期活动可根据患者的心情功能情况合理休息及活动。此外,还要告知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避免诱发心理衰竭的因素,如感染、劳累、情绪激动、便秘等。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要预防压疮的发生。出院后1 月门诊复诊,如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痰、咯血等异常要立即就诊[4]。

5 小结

急性左心衰竭病因复杂,常合并多种重叠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谨慎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措施,及时缓解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进一步加重发展为急性肺水肿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曦光,杜玉奎.营养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420.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4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68

[3]王士雯,钱才毅.老年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53.

[4] 杨林,李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156﹣160.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