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清明永远是不老的情怀

  清明节,一个起源于周代的古老节日,成为千家万户悼念逝去亲人的节日,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草民,无论是身缠万贯的大款,还是衣食维坚的百姓无不在此日祭奠逝去亲人。她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了2500余年,记载着华夏文明之悠远灿烂,见证了中华民族崇尚忠孝的精神品质。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相传春秋时代,公子重耳被迫流亡19年。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跟随他出奔的臣子大多陆续离去,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个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送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成为霸主的重耳,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柳树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留下的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此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使得晋国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百姓为纪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每逢其祭日,大家都登上绵山进行祭拜,并成为风俗。到了唐朝,人们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就这样从祭奠介子推开始,寒食节慢慢演变成为祭祀祖先的清明节,变成了一个缅怀亲人的时刻。清明,串起了前世今生的眷恋,串起了千百年的世代情缘。而生生不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断肠的节日,总有如烟似雾的雨飘着,洒着幽怨难舍的离人泪,天地万物都是绿蒙蒙水雾雾的一片凄迷的氛围,如蚕丝般的缠着人的心,让人心疼。是谁将那些凝重的思念,化作了春天悠长的雨丝,倾吐着无尽的哀怨与离愁?遍野的鸟语花香因为清明的到来而令人黯然神伤。明媚的春光因为清明的到来而渐去渐远。
  
  丝丝缕缕的哀思在倾诉,感伤的泪珠串成一段湿漉漉的回忆。哭着的人模糊了双眼,看不清世界;而世界在此时也被雨幕遮掩,一片模糊。那雨是泪水化成的,世上的人去扫墓,心里总是阴阴的,如泪般酸楚、苦涩。天上的人在人世也总有些留恋、不舍的情愫在心底恸充盈在眼眶,一任潸潸的泪水与雨水在脸上流淌。无数次午夜梦回,恍然还在昨天,过去的影像,在记忆中鲜活。
  
  我沾满一杯酒,点燃寄满哀思的纸钱,在最远也是最近的距离和你悄悄的低语浅谈。青烟飘渺,你的身影缓缓降落,惊喜的恍惚里,还是你抚额的温暖,黄昏尽,暮色催人归,坟前那深情的一拜,我把无数的思念,留在你孤独的身边。我悲痛、我思念、我泣我诉!我心长跪不起,我双手合十,祝愿亲人在天之灵安息,在天国开心快乐!
  
  自有清明以来,不知在这变换着的世界中,有多少生者纷涌而来,祭拜逝者,追思先人。而又有多少生者来了又去了,又被后人追思。一代代,一茬茬,逝者与生者,都曾奔走在这茫茫的天地间。它以对生命的悲悯让我们寄托着思念!昔人已逝,来者熙熙。唯一不变的是每年在霏霏的细雨中,姗姗而来的清明节,清明永远是不老的情怀……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