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33:28
时间:2017-03-01 05:43:44来源:网络收集Tags: ()
"七成饱”是什么感觉
有人说,要想不长胖,要想不给肠胃增加负担,吃饭要吃到七成饱。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叫做七成饱?或者说,七成饱是什么感觉?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在研究饱腹感一段时间之后,我按个人体验,想给这个模糊的说法加上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定义,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所谓十成饱,就是一口都吃不进去了,再吃一口都是痛苦。
所谓九成饱,就是还能勉强吃进去几口,但是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所谓八成饱,就是胃里面感觉到满了,但是再吃几口也不痛苦。
所谓七成饱,就是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要紧的是,下一餐之前不会提前感到饥饿。
所谓六成饱,就是撤走食物之后,胃里虽然不觉得饿,但会觉得不满足。到下一餐之前,会觉得饿。
所谓五成饱,就是已经不觉得饿,胃里感觉比较平和了,但是对食物还有较高热情。如果这时候撤走食物,有没吃饱的感觉。还没有到下一餐的时间,就已经饿了,很难撑到下一餐。
再低程度的食量,就不能叫做"饱”了,因为饥饿感平顶山哪些医院主治癫痫还没有消除。
七成饱,就是身体实际需要的食量。如果在这个量停下进食,人既不会提前饥饿,也不容易肥胖。但是,大部分人找不到这个点,经常会把胃里感觉满的八成饱当成最低标准,甚至到了多吃一口就觉得胀的九成饱。这样,如果餐后没有足够的运动,必然容易发胖。
怎样吃到"七成饱”
很多人问:你怎么能感觉出来这么细致的差异呢?我根本不知道到了几成饱啊?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仔细感受过自己的饱感。如果专心致志地吃,细嚼慢咽,从第一口开始,细细体会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对食物的热情,进餐时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满足感,饥饿感的逐渐消退,胃里面逐渐充实的感觉……慢慢就能体会到这些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成饱的点,把它作为自己的日常进食量标准,就能预防饮食过量。
对饱的感受,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天生具备。不过,不同饱感程度的差异,一定要在专心致志进食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如果边吃边说笑,边吃边谈生意,边吃边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饮食过量。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七成饱的理念呢?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父母规定进食量——必须吃完饭才能离开饭桌,从来不曾按自己的饱感来决定进食量。这样,他们渐渐丧失了感受饥饱的能力,不饿也得吃,饱了也必须吃完。因为父母通常都希望孩子多吃一些,总是多盛饭,多夹菜,让孩子以为一定要到胃里饱胀的程度才叫饱,结果逐渐形成了饮食过量的习惯。
在外就餐时,食物的分量通常也都是按照胃口最大、口味最重的人来设计的。很多人习惯于给多少吃多少,把食物吃完的时候,实际上也已经过量了。一些加工食品也一样,都尽量把一份设计得大一些,让人们习惯于多吃。这样对商业销售有利,但是对于人们控制体重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放慢进食的速度,专心进餐,习惯于吃到"七成饱”。
吃水分大的食物可以让胃里提前感受到"满”,所以有利于控制食量。比如喝八宝粥,吃汤面,吃大量少油的蔬菜,吃水果,都比较容易让饱的感觉提前到来。吃那些需要多嚼几下才能咽下去的食物,比如粗粮,蔬菜,脆水果等,能让人放慢进食的速度,也有利于仔细体会饱的感觉,从而帮助我们控制食量,避免饮食过量。
精白细软、油多、纤维少的食物则正好相反,它们会让人们的进食速度加快,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很多食物,而饱感中枢还没有接收到报告,要到胃里面感觉到饱胀之后才能停住嘴。但这时候,已经吃下去的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早就超过了身体的需要……接下来,就只能靠增加运动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