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33:48
【原文】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髀移诵腥嗣妗�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译文】
小路边的红花日见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绿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边,静静的炉香随着游丝旋转。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赏析一】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描绘暮春景色,流露出伤春的淡淡的哀愁。
起首写道:"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词人首先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在小路两旁,花儿已经凋零,稀稀落落的,只有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抬头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而在那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这里,词人用"红稀”、"绿遍”、"树色阴阴”表现了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其中,"稀”、"遍”、"见”很妙,可以说,不但表现了春季时光流逝过程,而且把静态事物动态化。
接着写道:"春风不解禁杨花,��髀移诵腥嗣妗�”这里,词人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常见的景色。"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写进词作中的物景成为审美意象后,自然也就赋予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不但暗示了春去必然,只好任杨花飘舞,而且也突出了杨花活跃的状态。真有"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之妙。词人用"���”和"乱扑”,描绘出了杨花极强的动态感。而"行人”把人引进词作中,"物”、"景”、 "人”结合,使得词作更有极为美妙的境界。
过片写道:"翠叶藏莺,珠帘隔燕。”这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里面还有看不到的黄莺,这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被红色的帘子所隔,进不了室内。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词人对室内景象的描写。
接着写道:"炉香静逐游丝转。” "游丝”就是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在古代诗歌中,那游丝荡漾,残红堆拥|,游丝软系飘香榭而写出了一种凄清的审美境界。词人在这里,描绘出在这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的景象。其中"逐”、"转”二字,以静写动态,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词作最后(结拍)写道:"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人跨越时间,没有写喝酒是的状态,而进入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了。也就是说,词人在中午因酒醉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此时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词句中,直接点明"愁梦”,这样,不但暗示了"借酒消愁”,而且也表明了这愁来源于春天的过去。惜春,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惜春,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人生时光。但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于是,春愁也就油然而生。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真与欧阳修《蝶恋花》中"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在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析二】
晏殊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形象明朗,意境清新。词风清丽婉转,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这首《踏莎行·小径红稀》曾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描绘暮春景色,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表现了伤春的主题。全词以写景为主,以意象的清晰、主旨的朦胧而显示其深美而含蓄的魅力。
上片写郊外之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大自然春之气息,却蕴含着淡淡的闲愁。"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起首三句描绘出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散步郊外,小路旁春花已经稀疏,只能看到几瓣残红星星点点;放眼一望,远处山野却已郁郁葱葱,绿成一片;近处树木繁茂成荫,绿树浓荫中高高的楼台隐约可见。"红稀”、"绿遍”、"树色阴阴”,写出春事阑珊、暮春气浓之景,标志着春天已渐消逝。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两句,继写暮春典型景色:春风啊,你为何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蒙蒙飞絮乱扑行人面?这两句看似描绘客观景象,但其中深深的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住,只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活跃旺盛的生命力。"春风”句,将物拟人,似怨似嘲。责怨春风,看似无理,但却有情。韦庄·《金陵图》:"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埋怨物的"不解”和"无情”,都是为了更有力地衬出人的多情,空灵有味。这里写暮春景色,虽含有春之将尽的感伤,但有着浓浓的绿意、淡淡的红情、蒙蒙的杨花,仍然显得生意盎然,富有生趣。"蒙蒙”、"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下片写院内、室内之景,进一步铺垫愁绪,表达了对春光飞逝的无奈和哀伤。"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过片三句分写室外与室内;前两句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不着痕迹,写出寂寞:翠绿的庭树枝叶茂密,只能听见婉转的鸣叫,难见藏在树上黄莺的身影。危楼珠帘低垂,阻隔了想入户筑巢的飞燕。闲静室内轻灵淡薄的炉香,缕缕袅袅,丝丝回旋,逐拥着飘荡着的游丝,融合不分,缭绕盘转。"翠叶藏莺”呼应上片"树色阴阴”;楼深帘垂,阻隔了双燕入室,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庭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炉香”句中"逐”、"转”二字,表面上也是写动态,实际上是进一步的反衬出整个室内的寂静,更反映了人的空灵缥缈的心理状态。这三句寓动于静,动中更觉寂静,这样通过对物态极细、极静的描写中透露出长长的愁思和哀情。李商隐的《日日》曰:"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几游丝百尺长。”作者的心绪外化为细淡若无的炉香,仍然系连着空中飘荡着的游丝回转,细腻地反映了词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关切和眷恋。当然,袅袅的炉香和飘荡的游丝,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作者百无聊赖的闲情和淡淡愁绪。"逐”前着一"静”字,境界顿出。"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结拍跳开一笔,转写日暮酒醒梦觉之时,点示"愁”字:伤春伤别,春去人离,借酒解愁,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已是日暮时,缓缓的夕阳仍在照着这娴静的幽庭深院。景中寓情,表现了作者心境如炉香缭绕、如夕阳西下般的幽微迷茫的惆怅和惋惜。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浑如梦寐,妙不着实字,而闲愁可思。这就如贺铸在其《薄幸》词中所云"人间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一样的景状与情状。
【赏析三】
这首《踏莎行》,伤春光之易逝,感人生之短暂。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这是春晚夏初的特有景色:人走在小路上,两旁长着许多高高矮矮的树木,却只有稀稀疏疏点缀着的少数红花;再看整个郊野,一望碧绿,野草灌木漫山满地联成了一大片。春色已经消逝衰谢,初夏的气息却已十分强烈了。
"高台树色阴阴见”——人走上高台,凭栏四望,远远近近的树木,幽幽阴阴,浓绿满眼。春天真是快要逝去了。
"春风不解禁杨花,��髀移诵腥嗣�”——这是一幅活泼的春阴画图。它把上面的北京军海中医医院气氛用近景加以扩大:你看,柳絮飞扬,漫天漫地,还不断地夹头夹脸地向过路人扑过去。时候到了,杨柳凭着它的本能要繁殖后代,它们��髀�漫,随风乱舞,仿佛要加快速度把春天全部送去。
这上片,带有浓重的惜春之感。可是在作者笔下,春色仍然是很美的,一点也不显得衰飒。我们又仿佛看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用活泼热闹的景物去描写幽静环境一样,真是很高的手法。
这整整的一大段,我们假如另外拿几个现成的字眼去形容它,那就正是李清照笔下的"绿肥红瘦”——绿的势力渐渐增强了,而相反,红的却渐渐消减了。
转入下片,诗人已经回到室内来了。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上句说,浓绿的树叶把黄莺儿的活动都遮掩起来。下句说,燕子早就定居在人家檐廊之间。是再点染一下春末夏初之景。
"炉香静逐游丝转”——人在春困之中睡着了。室内异常沉静,只有博山炉上的香烟,柔柔袅袅,像树上挂下来的游丝在空中飘荡。
然而,这只是表面一层,它还藏着潜台词,那意思是说:闲里的光阴一点一点地逝去,正如炉烟袅娜,逐渐消失于虚空之中。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本来是伤春,因伤春而小饮,因小饮而困眠。当他一觉醒来,原来夕阳已经斜斜照进深院之内。
上面反反复复写了许多晚春的景物,到此际才下了一个"愁”字,以此点出此词的基本情调。"愁梦”是春愁之梦。可见前面一大段,回环往复,写的尽是对春逝的惋惜。
"愁梦酒醒时”却接以"斜阳照深院”,诗人不过要告诉我们此时的感受:一醉醒来,斜日已经很低,一天的光景就如此悄悄地溜走;一天既是如此,一春岂不也是这样!短暂的人生就在夕阳光影之中一点点消磨净尽了。
【赏析四】
首先,以景结情,赋予想象
这里我们可以引用明代戏曲理论家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 明末清初韵学家沈谦《填词杂说》中也说此词结句"更自神到”。也就是说晏殊词写景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其次,结构完整,意蕴丰富
这首词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不但按照此词牌要求结构的,而且在景物变化中,推进情感的变化。
再次,词语准确治疗癫痫病选哪个医院,表意深厚
在词作中,词人不但用"阴阴”、"���”、"深深”等叠词形容景象,而且也运用动词将静态景象动态化,使词作更富高深的审美意境。
【赏析五】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
"春风不解禁杨花,��髀移诵腥嗣妗�”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宣,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
前人评此词写景流丽。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沈谦《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