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非义也 >> 正文 >

[新华网]百年“义渡”续写“信义传奇”

万其珍在大沙河上为村民摆渡过河(11月17日摄)。

万其珍的儿子万芳权在渡口帮助过河的孩子下船(11月17日摄)。

  在读初中的孙子万秋林几年前就学会了摆渡,放学后他偶尔也会来渡口为村民们义渡,减轻爷爷的负担(11月17日摄)。 

  在风景如画的武陵山区深处,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有一个古老的渡口。渡口不远处住着一户万姓人家。为了遵守祖上的一个承诺,万家子孙四代人,120年来"不收一文钱”,在大沙河边为村民摆渡。

  义渡是从万其珍爷爷那一辈开始的。1877,万其珍的爷爷万作柱为躲兵赋,从江汉平原监利县举家迁到了建始县大沙河村。当地百姓为万家的生活行了诸多方便,让他想"为村民们做点什么”。

  大沙河村因为那条从村口流过的大沙河而得名,很多村民家住此岸,田在彼岸,每日要绕行很远,走旱路到对岸劳作。后来,有人自造了木筏,但因为撑船人水性不好,时常翻船落水。

  来自水乡的万家爷爷会划船,目睹这样的情景,便跟家人商量着,把猪卖了,造了条小木船,专职摆渡,还许下诺言: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

  临终前,他把万其珍的父亲和幺叔叫到床前,嘱咐他们要对这个"承诺”负责。

  万其珍的父亲作为长子,接过了万家爷爷的蒿杆,用余下的人生继续着老万家的义渡。去世后,万其珍的幺叔二话没说,又在大沙河边摆起了船,直到病死在渡口旁。

  幺叔去世了,老万就成了维系万家"义渡”的接班人。

  "过河……”每当渡口对岸村民的声音在山谷里响起,老万像一个接到命令的老兵一般起浆开船。最忙时,他每天来回撑船50多次。

  更难得的是,虽然大沙河摆渡这一段水深时而浅只数尺,时而深过60多米,但从万家开始撑船到现在,一百多年来从没有过一起事故。

  村民们曾向上级部门建议在大沙河两岸修座桥。但因为村子穷,河口宽,桥的跨度大,造价高,所以一直没能解决。万家义渡依然是村里人过河的唯一方法。

  上世纪80年代,县里给这位老人每个月发60元补助。到了90年代涨到80元钱。后来,恩施州政府了解到万家的百年义渡,从2007年起便把补助提高到了每月540元。万家的日子稍稍好过了些。然而,由于大沙河修水库,万家的田地被水淹没,至今还未收到补偿。

  如今,老万家最年轻的一代,都已跨入了中学校门,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也曾有人邀老万"合伙”:摆渡一人收费一元,那么一个来回大概有10人,每天约莫30个来回,这就意味着,老万每月至少有近万元的收入。但他听了这"生财之道”,手一挥,坚决不干:"说话要算数。”

  万家几代人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为"信义”二字。冬去春来,夏逝秋至,木船变成了铁船,篙杆变成了船桨,不变的是那份质朴的承诺。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郝同前、刘紫凌、冯国栋文)

© http://zw.sukvd.com  模拟地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