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12 19:34:57
时间:2017-02-18 00:37:00来源:网络收集Tags: ()
安逸
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小学,浙江嵊州312400
摘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深入解读有效课堂的教育理念,积极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文章按照思维习惯,遵循认识规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感悟,提出一些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有效课堂 激发兴趣 注重体验 营造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55-02
目前,我们中小学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然而有些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个人认为,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衡量这次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有效课堂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有效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都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世界里抽象来的。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可以这样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看谁听得最认真。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学生听到这里都不约而同地跟着我一起讲。教师这时顺势提问: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课,一节课下来,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意义,还记住了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二、注重体验,提高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上课都要尽可能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如:欢快的游戏、有趣的实验、激烈的比赛、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等,让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中发现知识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寓教于乐,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时,整节课以活动为主。第一个环节:我摆球,让学生摸球。通过变换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事件的发生情况;第二环节:小组内按指定要求摆球,先猜摸球结果,谈谈猜测理由,再验证;第三环节:创设生活场景:汇隆超市正在举行抽奖活动,设一等奖1 名,二等奖3 名,三等奖若干名,摸到红球获一等奖,摸到黄球获二等奖,摸到白球获三等奖。先要求学生替商家设计抽奖箱内球的摆放方案及活动方案,然后再进行抽奖活动。学生兴趣高昂,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有效调控,营造氛围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虽然每个教师在课前都不能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突发事件的种种"意外”,但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教师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在课前准备了教学软件,而课上电脑出现故障或突然停电;课堂上学生对某个问题兴趣盎然,争论不休,不能按教学计划往下进行等等。
因此,我们在教学前不仅要广泛地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有多个方案,以便对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事件。各个教学环节也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反映、课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创造一种使学生心情愉快,能激起强烈求知欲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如,我在教学《容积》一课时,刚上课不久,只见一位叫徐晓东的学生不紧不慢地拿起瓶子喝水,我心里本来很恼火,但灵机一动,把他叫到讲台前,并问大家:容器都有容积,徐晓东有容积吗?本来还以为我要狠狠惩罚徐晓东的学生都笑了,同时,他们还说:"有。”"那么,他是体积大还是容积大呢?……"体积”和"容积”本来都是比较抽象、难于理解的概念,但通过这样形象化的诱导,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很快就理解透彻了。
四、精心设计,确保成果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因此,作为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的练习,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精心设计显得尤其重要。练习的形式要尽量多样化,尽量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整合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同时要关注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如,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后,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有一个长为4 分米,宽为3 分米,高为5 分米的长方体,自己补充条件并提问题,看谁问题提得多,解决得好。学生完成起来很积极,编的题目也五花八门。这个长方体,有的把它当成了金鱼缸,有的把它当成了爱心箱,有的把它当成了投信的邮筒……从提的问题来看,有求棱长和的,有求表面积的,有求体积、容积的,而且解题的情况也比平时好得多。通过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优化了认识结构,数学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只要我们能准确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强化目标意识,积极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转变,就一定能实现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阮红芳,靳玉乐. 有效数学论析[J]. 教育评论,2013,(03).
(责任编辑 文思)